close

  過去有的機關幹部習慣待在舒適的辦公室,發發文件,打打電話,充當“二傳手”,而今黨員幹部跑社區、進網格、走訪群眾,深入一線查實情、辦實事、解民憂已在成華區蔚然成風,甚至連周末雙休日也有不少黨員幹部活躍在居民院落當義工,開展志願服務……據成華區委相關負責人介紹,這是該區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,堅持圍繞“轉作風、強服務、促發展、惠民生”主題,全面推行領導“三包”、幹部“五進”、黨員“六必訪”工作法,建立聯繫服務群眾長效機制,打通聯繫服務群眾“最後一公里”,實現面對面交流、零距離服務取得的成效和變化。
  老院落停車難 壩壩會來解決
  “上次在社區開壩壩會時,我們向區領導反映院子里停車難的問題,沒想到這麼快就解決了!”在成華區聖燈街道關家社區88號院,居民陳海如每次說起修停車場的事,總會豎起大拇指。他指著院門前新修的停車場說,這兒原來是一塊雜草叢生荒地,經過多方協調努力,如今變成了停車場。“現在不僅僅是再也不用搶車位了,更重要的是各級領導幹部經常來走動,大家說話也不拘束了。”
  88號居民大院建於2001年,共有456戶居民,修建時院內沒有規劃停車場。隨著近年來私家車的增多,這裡與其它老舊院落一樣面臨“停車難”。
  “明確區委書記承包我們街道後,沒想到在關家社區第一次開壩壩會時,群眾就拋出了這個難題。”聖燈街道相關負責人說。
  在居民帶領下,相關部門對88號院內和周邊環境進行反覆勘查,現場與街道、社區相關人員以及居民代表共同研究解決辦法,最終提出“內部挖潛”和“外部拓展”的解決方案。院內將小廣場改為臨時停車場,允許居民在夜晚停放。院外利用緊靠院落門口的一塊閑置空地修建停車場,增加停車位。“新建停車場的事敲定後,不少居民都主動來幫忙,平整場地、搬運磚塊,不到兩個月就修好了。”關家社區書記朱祥忠告訴記者,新停車場能提供近百個停車位,加上院落原有的停車能力,居民停車難的問題得到徹底解決。
  “五進”活動聽取意見轉作風
  據瞭解,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啟動後,為準確掌握基層情況,打通聯繫服務群眾“最後一公里”,成華區推行了“三包五進六必訪”制度。
  通過推行“三包”責任制,人人都有“責任田”。 建立“每位區級領導包1個街道、每位街道領導包1個社區、每位機關幹部包1個網格”直接聯繫服務群眾工作制度,通過召開壩壩會、懇談會、重點走訪等形式,摸清街道、社區、院落三級情況,面對面與居民群眾溝通交流,研究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民生訴求和困難問題,整理形成民生訴求、困難群眾、穩定工作“三本臺賬”,實行“動態建賬、掛牌報賬、逐一銷賬、公開曬賬”管理。
  通過“五進”活動,機關幹部走基層,聽取意見轉作風。積極開展“機關幹部進社區、進企業、進學校、進家庭、進便民服務中心”五進主題活動,以民情夜話、院壩交流、實地走訪、個別訪談、網格服務等形式,共同開展“黨員義工”、項目認領等活動,與群眾零距離接觸、面對面交流,真正做到知民情、解民憂、暖民心。
  對弱勢群體,成華區要求“六必訪”,真心實意解難題。建立“志願服務聯盟”,廣泛開展黨員志願服務活動,對轄區孤老殘困家庭、下崗人員、老黨員老幹部、家庭有矛盾、鄰裡糾紛和特殊人群等六類群眾做到“六必訪”,及時瞭解群眾所思、所盼、所需和實際困難,做到真心結親戚、真誠聽民意、真情解難事。據瞭解,全區2900名機關幹部分別與轄區困難家庭開展“一對一”和“一對多”結對幫扶,推行與聯繫群眾“周聯繫、月見面、結親戚”制度,全區各級黨員幹部累計下基層幫助聯繫對象解決生產、生活各類問題1200餘件。程華軒 成都商報記者 肖剛  (原標題:2900名幹部都有“責任田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g62rgrdt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